绵竹市:“表妹”发来语音借钱 幸亏表哥没上当
本报讯 近段时间,绵竹市民杨先生突然收到亲戚在微信上的“寒暄”,对方提出借钱,虽然在交谈过程中杨先生产生了怀疑,但对方一句“真人语音”,差点让他陷入套路。他希望通过此事提醒大家,如果遇到“亲朋好友”转账请求,一定要多方确认是否为本人,莫要掉入骗局之中。
前几天,杨先生的微信上收到了来自“表妹”的好友添加,对方称因工作所需,又办理了一张电话卡,目前两个微信号都在使用。在一番嘘寒问暖后,“表妹”提出要借1000元急用。担心对方是骗子,杨先生随即提出通过电话确认她到底是否为本人,没想到对方却发了一条1秒长的语音,内容为“是我是我”。
由于对方声音非常像表妹的声音,杨先生差点信以为真。但考虑到近期AI诈骗十分广泛,他决定再确认一次,于是拨通了自己表妹的电话,对方表示自己没有办理电话卡,也没有借钱需求。杨先生随即将“表妹”从微信好友中删除,避免了财产损失。
据了解,近期多地已经发生多起冒充亲友、领导诈骗案,骗子通过浏览网上信息,盗取领导或熟人头像后,借用微信、QQ等社交账号,建立高仿社交账号。一番伪装后,通过手机短信、QQ、微信等渠道,联系受害人,再以关心工作、生活等进行简单寒暄和问候,获得受害人信任,以此实施诈骗。
民警提醒,当前各类电信诈骗频发,群众在收到自称是单位领导、亲朋好友发来的邀请时,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贸然添加对方微信。如对方提出金钱方面的往来要求,一定要通过见面、通电话等多种方式进行核实,避免造成个人信息泄露及财产损失。一旦发现自己遭遇了冒充熟人类诈骗,一定要第一时间将骗子的即时通讯工具账号信息、群内聊天内容以及转账汇款凭证进行留存,并第一时间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 通讯员 周韵
编辑:满新液
中共德阳市委政法委员会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