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姚金帮) “社区说帮我们协调解决拆迁问题,但项目完工后要支付6万元的‘协调费’,我们觉得不合理。”在市纪委监委派出德阳天府数谷纪检监察工委开展的纪检监察干部“千人走千企”走访中,某建工公司反映。这一问题反馈立即引起了市纪委监委的高度重视,遂第一时间成立专班研判、对问题线索深挖细查,深入走访社区内的多家企业,核实问题线索是否属实。
经走访,纪检监察干部发现被该社区索要“协调费”“慰问费”的企业不止1家。2018年至2021年,该社区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党总支副书记等人共同商定,以解决拆迁历史遗留问题、社区经济困难等为由,向辖区内修建工程项目的6家企业索要“协调费”“慰问费”共计15.4万元。2022年11月,该社区3名干部分别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党内警告处分。
市纪委监委根据该案特点,按照“自查从轻、被查从严”原则,督促全市各乡镇(街道)围绕4项重点,对2019年以来收取辖区内企业协调费、赞助费、捐赠款等情况进行全面摸排,台账式梳理出辖区村(社区)各项费用收取明细。
同时,全面起底2019年以来反映村(社区)在工程建设领域的有关问题线索及巡察、审计反馈问题,以片区式督查的方式整合室、组、地监督力量,逐件甄别、循线深挖,并对资金密集、项目较多的30个村(社区)开展提级巡察,拓宽线索来源。截至目前,全市共清查违规收取企业费用44起,涉及资金98.6万元,立案42人,党纪政务处分33人,组织处理7人。
违规收取的协调费、赞助费金额看似不大,影响却极为恶劣,败坏的是政府形象,啃食的是企业在德阳投资兴业的信心。为斩断伸向企业的“黑手”,德阳市制定了基层党组织服务企业“十不准”硬杠杠,进一步深化专项治理成效,推动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针对当前政策密集出台、项目集中上马的实际情况,市纪委监委坚持以点扩面,聚焦涉企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以及不吃公款吃老板、不用公车借企车、收送节礼“雅礼”、借“酒局圈”“球友圈”“牌友圈”搞利益勾兑等问题,在全市开展“靠企吃企”问题专项整治。
“今年以来,市纪委监委以‘双提四破’为引领,在全市开展了十大营商环境整治行动,从市场主体反映最多、痛感最强的问题入手,坚持以专项整治‘小切口’撬动营商环境‘大治理’,切实推动营商环境由量变到质变。”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