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警向辖区群众开展反诈宣传
张翔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俞阳 文/图
辖区内一商铺凌晨被盗,损失现金和香烟价值1万余元。德阳市公安局经开区分局旌东派出所经过侦查研判,锁定了4人犯罪团伙。近日,民警远赴外省将4名嫌疑人抓捕归案。从案发到破案,前后不到一周时间。
对于服务7.9万余人、1900余家单位、165个居民小区的旌东派出所来说,办好群众关心的民生案,是他们的重点工作之一。“我们坚持以打造老百姓‘家门口’的派出所为目标,积极探索建立维护辖区稳定的新举措新机制。”旌东派出所所长刘杨说。今年7月,旌东派出所被省公安厅授予第二批省级“枫桥式公安派出所”的荣誉。靠什么获此殊荣?从发生在辖区的3件事中便可见一斑。
万人小区由“乱”到“治”
东汽馨苑为万人安置小区,绝大多数住户都是易地搬迁居民,且流动人员多,人员结构复杂,邻里纠纷、感情纠纷、业主与物业公司纠纷、业主与业主委员会纠纷等多种矛盾叠加,小区2020年之前的警情数每年高达100余条。
社区民警唐基勇肩扛重压,但仅靠个人力量远远不够。由唐基勇牵头,网格员、党员街面巡逻队、法治宣传队等10余类机构和人员组成的“唐基勇平安工匠工作室”,于2015年应运而生。该工作室用“一本台账”和“一个平台”,逐渐化解了由来已久的矛盾。
李某性格孤僻且有暴力倾向,尤其是今年,多次与邻居发生口角并动手。说起工作室介入调解,唐基勇仍记忆犹新:“社区民警宣讲法律法规,社区工作人员侧重解决李某工作,李某的师父则从亲情关爱角度化解李某心结。后来回访发现,在社区图书室工作一段时间后,李某不仅变得开朗,他还主动请缨成为工作室的平安‘吹哨人’。”
在此过程中,“一本台账”发挥了重要作用:事前,该工作室已基本了解了李某平常的状况,并如实记录了矛盾纠纷发生的过程及人员信息;事中,详细登记了工作室介入矛盾纠纷化解的工作情况;事后,分析总结了矛盾纠纷的成因并记录回访情况,使矛盾纠纷化解形成闭环。
“一个平台”则是指“安馨”邻里议事平台。它以“唐基勇平安工匠工作室”为核心,整合物业公司、老年协会、社会组织、业主委员会等多类治理主体构成。通过召开联席会议和开展联合整治的方式,解决了困扰小区已久的天台种花导致漏水、车辆乱停乱放、广场舞大妈噪音扰民等系列问题50余个。
如今,通过13年的努力,这个被德阳市公安局挂牌整治的万人小区已形成以自治为基础、法治为保障、德治为先导的基层治理新体系,实现了由“乱”到“治”、共治共享的蝶变。数据显示,2020年至今,该小区仅发生6起传统侵财案件,发案率下降85%。
“联动中心”解群众急难
2020年2月,旌东街道试点成立了城市管理智能调度云平台,主要负责分类受理辖区群众的各项诉求,分别向公安、市场监管、城管等34个入驻职能部门派单,收集处置与反馈情况。群众的急难事,都可在城市管理智能调度云平台上“一端口受理、精准化派单、全流程监控、自动式评估”。
2020年2月,旌东派出所将其引入勤务指挥调度平台,让两个平台实现了“联动”。此前,群众“有事无事找公安”的难题,通过“联动中心”,将相关事项直接链接给相关职能部门,促进了问题的高效解决。与此同时,旌东派出所在及时处理派发各项指令的基础上,还利用城市管理智能调度云平台主动发起合成作战,快速处理需街道社区、市场监管、城管执法等部门共同参与处置的求助类、纠纷类警情,起到了“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效果。
市民吴女士将自己的一套住房用于出租,租客以为房屋加装空调为由,向吴女士收取3000元钱后便一直联系不上了,吴女士随后通过城市管理智能调度云平台向旌东派出所求助。民警通过勤务指挥调度平台接到任务后,通过不懈努力,最终联系上了租客的父亲,并对其进行法律法规的宣讲,租客的父亲代表儿子及时将3000元钱归还给了吴女士。吴女士将一面印有“群众利益无小事、人民警察为人民”的锦旗送到了派出所。
旌东派出所相关负责人说,通过“联动中心”这种模式,减少了各部门推诿扯皮互踢皮球现象,各部门根据职责分工让问题得以快速处理,增加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据统计,2021年以来,旌东派出所调处各类纠纷2000多起,调解成功率达97%。此外,旌东派出所还通过“联动中心”动员社区、物业公司、业委会、楼栋长等力量,积极参与矛盾分级调解,有效防止了矛盾激化和群体性事件发生。
“周末一直办”实现服务“零距离”
周末能办证,成为辖区上班族的渴望。按照“民有所需尽我所能”的原则,旌东派出所进一步推动“放管服”改革措施,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为此,旌东派出所在窗口服务上大力推动节假日和周末预约办证服务改革。为了提高群众的办证体验,还投入5万余元购置硬件设备,主动承接临时身份证、居住证、边境证等相关业务,并实现当场办结。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旌东派出所周末接受群众预约办证17次,提供上门服务21人次。截至目前,窗口服务实现零投诉、零违纪、零错误、零超时,审批办结率和群众满意率均达100%。
不仅于此,旌东派出所还提供跨省的“到家服务”。今年65岁的郑某某原籍是陕西省蒲城县罕井镇中山村人,1983年转业到德阳某单位工作,1998年5月从单位买断工龄,后决定回老家蒲城县生活,并申请将户籍迁回原籍,随后其户籍被注销。但因个人原因,郑某某至今没在当地办理户口迁移手续,导致其没有户口。了解情况后,旌东派出所民警赴陕西了解实情,通过收集的多种证明资料,并证实郑某某反映问题属实。24年没有户口的郑某某最终补录了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