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川陕秦巴山区生态与文化检察保护协作会议在四川省广元市召开。会上,四川省检察院、陕西省检察院签署《川陕秦巴山区生态与文化检察保护协作框架协议》,围绕4个方面提出13条具体措施,建立省级深层次跨区域检察协作机制,共护秦巴山区生态屏障与文化遗产。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厅二级巡视员吕洪表示,川陕两地检察机关要持续抓实“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进一步加大办案力度,不断提高办案质效,突出地域特色,深化多方联动协作配合,用鲜活的办案实践为秦巴山区生态与文化保护贡献检察力量。
四川省委政法委副书记刘楠表示,期待川陕两地检察机关以此为契机,在服务中心大局上强担当,在提升工作质效上聚合力,在常态化沟通联络、重大案件协商、公益诉讼联合调查、生态修复联动等领域全面深化协同合作,大力推动理念共融、机制共建、人才共育、成果共享,携手破解更多制约两地平安建设、法治建设的瓶颈难题,在以高质效检察履职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上迈出更加坚实有力的步伐,为加强秦巴山区生态和文化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保护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陕西省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王旭光表示,川陕两地检察机关要深化交流互鉴,持续加强业务对接,共同搭建常态化交流平台,加强优势互补。深化履职协作,健全案件线索移送、重大案件联合办理、生态环境协同修复等衔接机制,共同加强与行政机关协同履职,持续推进川陕检察协作。深化社会协同,邀请代表委员、社会公众参与和监督检察机关办案活动,共同开展普法宣传,联合发布典型案例,努力打造秦巴山区检察保护品牌。
四川省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王麟表示,川陕两地检察机关要进一步加强协作,从全局角度寻求治理之道,以系统思维加强跨区划司法保护协作,全面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法律监督职责,守护好这片区域的生态本底与文化根脉。要服务中心大局,强化责任担当,坚持一体履职,提高办案质效,密切区域协作,形成保护合力,打造生态与文化保护的区域样本,更好服务秦巴山区生态保护与文化传承、服务秦巴山区高质量发展。
广元市委副书记、市长袁华兵表示,广元将在最高检和川陕两地检察机关的指导帮助下,深化跨区域协作,以法治之力筑牢秦岭保护治理之基,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切实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加快建设大蜀道国际文化旅游目的地和康养度假胜地、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典范城市,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更多广元力量。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周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