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阳区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针对居民急难愁盼问题,实施点亮居民“微心愿”行动,精准实施小微项目200个,有效破解社区治理难题,让群众生活更加暖心、方便、美好,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
社会服务从“大水浇灌”到“精准滴灌”
由社区党委牵头,组织召开居民代表会议,引导群众把亟需解决的路灯故障、噪音扰民、生活服务等现实困难“摆出来”,把矛盾纠纷、卫生整治等方面问题“亮出来”,把空间改造、设施建设、氛围营造等方面建议“提出来”,通过会议收集问题建议共450余条。
健全“社区—综治网格—小区—楼栋”四级网格管理体系,充分发挥4200余名网格员“探头”作用,常态化深入居民小区、楼栋开展入户走访、排查摸底、收集民情等工作,主动发现和收集居民需求和心愿600余条。
开展线上征集。结合“群众最希望解决的十件事”等活动,通过智慧社区生活服务小程序等,开展“微心愿”网络投票,多形式多渠道广泛收集居民心愿。截至目前,已累计征集心愿200余个。
小区事务从“刚性管理”到“群众自理”
以“院坝会”“拎凳子”等民主协商方式,组织居民开展集中评议“微心愿”,充分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通过激发居民自治活力,推动共建共治共享。截至目前,共进行居民自议500余次。充分发挥骨干力量在社区治理中的示范引领作用,选派“退二线”干部担任“党建指导员”,组织街道干部、社区党组织、小区党支部、居民代表等召开专题评议会共同商议,梳理出合理可行的“微心愿”项目200个。
拓展活动方式和载体,由居民自发申报活动品牌,打造花园巷社区“小区艺术团”、天虹路社区“绘制新时代”、银山路社区“巧手织幸福”等主题活动,更好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实现群众精神文化“微心愿”。积极整合社区闲置空间,实施凤泉社区“百年古树·树下议事”、文庙社区“魔方空间”、淮河街社区“暖心奶茶店”“歇脚驿站”等改造项目,打造小区空间“微绿地”、赋予小区空间“微功能”,逐步做到“一小区一特色”,实现群众提升人居环境“微心愿”。针对高龄老人、残障人士等行动不便群体,开展“党群同心·残健同行”“段妈妈调解室”“小事不愁”等生活服务项目,推动便民利民服务及时主动上门,实现群众提升生活品质“微心愿”。
群众心意从“被动接受”到“更加满意”
建立完善从心愿收集到实现的全闭环管理机制,对列入“微心愿”项目的事件,以项目化方式推进,实施全流程监管。对未列入项目的居民心愿,充分发挥街道“大党委”、社区“大工委”的统筹协调作用,通过对口联系部门、“双报到”党员、社区志愿者、社会组织等力量分类分级予以解决,推动形成同办民生实事、齐抓堵点难点的工作格局。
建立全程公示、公开“晒单”机制,制定“微心愿”评估办法,采用查阅资料、现场考察、群众访问等方式,项目执行进度达到50%以上时,细致了解群众评价意见并形成评估报告,针对群众普遍提出的问题进行整改落实,提升“微心愿”项目实施质量和效率。
全覆盖验收。探索“微心愿”项目优秀激励制度,采用项目量化评分方式开展全覆盖验收,每年评比优秀项目并给予项目所在社区定额激励资金2万元,逐步形成可复制推广的治理经验和品牌。
旌组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