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前 言
一、知识产权检察工作基本情况
二、锚定大局大势,构建法治保障强矩阵
三、优化衔接协同,建设多元共治大格局
四、深化检察改革,培塑法律监督新动能
五、工作开展计划
前言
2020年以来,德阳市检察机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锚定《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加强新时代检察工作的意见》等各项决策部署,坚持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高质效办好每一个知识产权案件,为德阳建设现代化经济强市提供坚实检察保障。
一、知识产权检察工作基本情况
(一)综合履职质效有力提升
在广汉市检察院小汉派驻检察室建立省检察院、省公安厅第一批挂牌“双报制”办理中心,并在全市六个政务中心设立知识产权“双报点”,引导权利人在寻求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时,同步向公安机关、检察机关报送材料,有利于检察机关第一时间指导权利人完善报案证据,引导公安机关侦查取证。依托涉酒类、涉烟草类、涉普通类知识产权相对集中管辖机制,注重加强“一案四查”,统筹履行惩治犯罪、民事监督、行政监督和公益诉讼监督职能,对知识产权案件实现全流程监督,有效提升集约化办案能力,促进法律适用标准统一。对权利人实现全方位、综合性保护,有效增强维权信心,激发创造活力。
(二)刑事检察监督力度持续加大
依法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切实把好事实关、证据关和法律适用关。2020年至2021年,全市检察机关共办理侵犯知识产权案件17件32人;2022年至今,共办理侵犯知识产权案件34件105人,且逐年递增,2023年同比增长66.6%,2024年同比增长70%。其中,假冒注册商标罪占比44.1%、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占比29.4%、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占比11.7%、侵犯商业秘密罪占比14.8%,有力震慑犯罪、有效安定人心。亲历办案、精细审查,夯实证据、加强监督,深研法律、加强会商,通过提前介入涉知产案件,引导侦查取证,精琢出庭预案,有力指控犯罪,确保案件质效,万某某、郁某某侵犯商业秘密案获评2024年川渝知识产权综合履职典型案例。
(三)民事、行政检察监督纵深推进
突出重点强化涉企民事知识产权案件办理,履行支持起诉职能,帮助剑南春酒厂维护商标权,处理涉案假酒1100公斤。依托“府检联动”机制,进一步强化行政非诉执行监督,为促进地理标志产品“黄背木耳”健康发展,制发检察建议监督行政机关依法履职,清理废弃菌袋堆放占用的基本农田约6098.91㎡。推进行刑反向衔接“接住”“接好”,避免“不刑不罚”,高质效办理廖某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反向衔接案,依法向市场监管局制发应予行政处罚的检察意见。
(四)公益诉讼检察监督更趋精准
聚焦三星堆衍生文化产业保护,探索制定《办理三星堆博物馆知识产权公益诉讼案件指引(试行)》,以制度建设规范司法办案,在法治轨道上保障三星堆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针对恶意抢注“三星堆”商标、销售假冒注册商标产品等行为,督促市场监督、文旅等主管部门加强行政执法监督,与已注册“三星堆”商标本地企业签订《承诺书》,确保企业在注册领域内合法、合理使用。帮助三星堆博物馆及其授权企业梳理知识产权利用中的法律风险点20余个,并针对性提出防控意见,引导企业做好知识产权管理使用工作。
二、锚定大局大势,构建法治保障强矩阵
(一)护航关键核心技术
高质效办理侵犯企业商业秘密案件,围绕“商业秘密”“侵权行为”完善证据链,构建证据体系,通过实地勘查、审查电子证据等工作,精准指控犯罪。在依法惩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净化市场环境的同时,关注企业诉求,释法说理依法引导权利人通过民事诉讼最大限度维护合法权益。针对涉案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存在保密制度不健全、保密管理不严格等问题,及时发出堵漏建制的社会治理检察建议,助力企业完善保密机制。
(二)护航川酒品牌保护
依托川酒知识产权监督保护平台,与“川酒保护联盟”成员合力对跨区域、链条式、产业化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及其关联犯罪进行全链条打击,实施法律责任全要素审查,强化川酒领域检察综合履职深度广度。聚焦“中国白酒金三角(川酒)”等重点地理标志产品加强检察保护力度,推动对地理标志“搭便车”行为的规制。
(三)护航文化遗产保护
坚决扛牢文化遗产保护属地责任,在三星堆博物馆挂牌成立四川首个“历史文化遗产检察部”,组建“蜀之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团队,形成以公益诉讼检察为主导,刑事、民事、行政检察并重的文化遗产检察保护工作大格局。以省检察院名义印发的《关于支持和服务保障三星堆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的意见》,获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肯定批示。聚焦三星堆文化遗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理论研究,申报的研究课题获得2024年最高人民检察院理论研究课题立项。
三、优化衔接协同,建设多元共治大格局
(一)健全内部综合履职机制
充分发挥上下一体、交办督办等机制作用,省市县三级检察机关接续指导办理国机重装商业秘密被侵犯案件,前移监督关口,确保诉前主导、过滤、把关作用取得实效。强化队伍建设,积极参加上级检察院知识产权检察业务培训,并根据实际,每年组织召开2次全市业务培训,促进提升办案人员能力及素质。注重理论研究,在全国知识产权检察理论与实务征文活动中,绵竹市检察院调研成果获2024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白酒知识产权保护征文二等奖、优秀奖。
(二)完善外部协同机制
深化推进知识产权检察职能集中统一履行,与市中级人民法院、市公安局会签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和解实施办法、知识产权刑事案件提级管辖的工作意见等规章制度,为全市知识产权案件分类办理、综合保护提供了基本遵循。各基层院协同发力,构建基层矩阵式治理范式,旌阳院与同级市场监管局会签《关于强化知识产权协同保护的意见》,什邡院与同级烟草专卖局建立烟草行刑衔接工作室,并会签《关于加强涉烟违法犯罪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办法》,有效构建知识产权案件“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工作格局。
(三)建立跨区域协作机制
主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等国家战略,进一步深化成渝“4+2”检察协作,与重庆市检察院一、五分院以及成都、眉山、资阳等5地检察机关共同设立知识产权联合工作室。切实落实《关于加强知识产权检察协作保障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的工作意见》《跨区域经济犯罪案件办理协作备忘录》,共享知识产权专家库资源,为成德眉资同城化建设营造公正高效司法环境。会同泸州、宜宾等五地十四个基层院签订《关于建立四川白酒产业知识产权检察保护联盟推动跨区域检察协作的意见》,就案件办理协作、综合履职等知识产权跨区域和一体化保护工作达成一致意见。
(四)优化知识产权法治服务供给
利用“4.26”知识产权宣传周等时间节点,常态化开展宣传活动,回应群众需求。推动检察官联系企业常态化,送法入企百余次,与特变电工、德博尔等企业开展座谈交流,提高检察法律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创新方式,拍摄宣传视频转发社交媒体平台,营造保护和运用知识产权的良好氛围。畅通维权通道,全市检察机关在12309窗口专设“民营企业法律服务绿色通道”,通过在2个工作日内快速受理、分流企业诉求等机制,缩短权利人知识产权维权周期。
四、深化检察改革,培塑法律监督新动能
(一)深化数字赋能
落实数字检察战略,依托“德阳检察智慧之心管理平台”,通过人社、民政等16个政务部门的112个数据接口,对市场主体登记、专利申报等数据进行智能碰撞,精准筛查企业知识产权风险隐患,聚力研发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在上级检察院指导下,构建的“跨地域维权监督模型”,有效筛查案件线索,及时掌握公安数据,成功办理通过网络平台销售假冒剑南春注册商标白酒案件。
(二)优化检察管理
一体抓实知识产权案件的“三个管理”,深刻把握知识产权检察工作规律,落实“在办案中监督,在监督中办案”工作理念,注重加强对重点案件类型、重点办案领域、重要业务态势的分析研判。在业务管理方面,对撤回起诉、不起诉知识产权案件开展专项分析,对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普遍性问题,及时加强业务指导和请示汇报。在案件管理方面,不断加强办案内部流程管理,切实发挥案件实质审核把关作用,不断规范检察官联席会议等制度运行。在质量管理方面,强化对知识产权案件的质量检查评查,对已办结案件在归档前开展逐案核查,统筹推动精细办案、精准监督。
五、工作开展计划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之年。全市检察机关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落实省检察院《关于充分发挥检察职能服务保障德阳建设高端装备科技城的实施意见》为抓手,全面依法履行检察职能,坚决以法治力量护航知识产权,努力为德阳建设高端装备科技城贡献更多检察力量。
(一)加强政治建设,提升担当履职政治意识
更加自觉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到知识产权检察履职全过程,坚持讲政治与讲法治有机统一,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忠诚履行知识产权检察职能职责,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永葆鲜明政治底色。
(二)深化综合履职,提升检察监督办案质效
一是健全完善综合履职制度机制,进一步理顺衔接流程,改进工作机制,推动“双报制”办理中心高效运行。二是持续做优知识产权刑事检察,依法加大对各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惩治和监督力度。三是精准开展知识产权民事监督,全面加强对知识产权生效民事裁判、民事审判和执行活动监督。四是做实知识产权行政检察监督,依法有序开展行政违法行为监督,完善知识产权案件行刑双向衔接制度机制。五是稳妥规范开展知识产权公益诉讼,依法有序拓展知识产权公益诉讼范围。六是以数字检察赋能综合履职,持续推进川酒知识产权监督保护平台建设应用,强化川酒知识产权综合保护。
(三)融入中心大局,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是全面履行法律监督职能,服务保障高端装备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为高端装备科技城建设营造良好法治环境。二是强化本土资源知识产权保护,保障种质资源安全,助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和城乡融合发展。三是促进矛盾纠纷法治化实质性化解,弘扬和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四是加强与法院、市场监管等部门协作配合,凝聚知识产权跨部门协同保护合力。
(四)夯实发展基础,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检察队伍
一是加强专业化能力建设,组织开展全市知识产权检察业务培训,针对性补齐短板弱项,提升专业化能力水平。二是加强典型案例培育,做好对下案例指导工作。三是集中做好“4.26”知识产权宣传周等重要时间节点的检察宣传工作,统筹利用好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资源,讲好知识产权检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