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区县动态 >
法治赋能新业态 精准护航促发展——广汉市创新提升新业态从业人员法治素养实践
www.deyangpeace.gov.cn 】 【 2025-10-29 10:32:28 】 【 来源:广汉市委依法治市办

  随着快递物流、外卖送餐、网约车等新业态经济蓬勃发展,广汉市新业态从业人员超2800人(快递员920人、外卖员800人、网约车司机1100余人),该群体流动性强、权益保障需求突出,是基层治理的新课题。为推动行业规范发展,广汉市率先在全省启动新业态从业人员法治素养“护航行动”,通过精准施策,新业态行业矛盾纠纷总量同比下降45%。


  党建引领,筑牢法治保障“强根基”


  充分发挥党组织核心引领作用,按照“管行业管党建、抓平台抓人群”原则,在市场监管、交通运输等部门指导下成立18个新业态行业(流动)党组织,建立2个党建指导站、5个市级党建指导组,配备30余名市级党建指导员,为行动提供组织保障。深化“党建+法治”融合,推动专业律所“一对一”结对帮扶、资深律师“面对面”驻点服务。行动开展以来,依托党建阵地开展法治体检5次,提供法律咨询109人次,成功调解矛盾纠纷20件,办理法律援助9人次,指导行业协会制定自律规范,审查用工合同条款,明确权责边界,将法治要求深度融入行业管理链条。


  建强阵地,打造法治服务“新载体”


  立足新业态群体工作聚集特性,在快递共配中心等场所设立“法治驿站”,内设法治需求收集区、素养提升区、权益保障区三大功能区,配备“一表一码”(法治需求问卷、素养测评二维码)、“一角一机”(法治图书角、公共法律服务终端),集成法律援助、公证咨询、矛盾调解等“一站式”服务。充分运用“雒呵呵”暖心能量站及户外工作者休息站,在为新业态从业人员提供歇脚休憩、饮水餐饮等暖心服务的同时,普及劳动合同纠纷、工伤维权等法律知识,将普法融入日常场景。


  精准把脉,构建需求响应“新模式”


  通过问卷、终端后台数据深度挖掘从业人员法治需求,收集需求建议316条,形成精准普法清单。针对集中反映的权益保障、风险防范等问题,开设“法治夜校”6期,邀请律师、执法骨干专题讲解电信诈骗防范、工伤认定、劳动权益等知识,覆盖900余人次。建立行业类公共法律服务室,培育快递行业“法律明白人”3名,组建89辆“法治宣传车”,在外卖员群体中聘请17名食安公益护航骑手,推动从业人员从“普法对象”向“治理力量”转变。


  创新宣教,拓展普法浸润“新路径”


  针对从业人员流动性强、时间碎片化特点,创新普法形式,推行“点单式”精准普法,根据需求清单定制课程,重点覆盖交通安全、消费者权益保护、个人信息保护等高频法律问题。实施“浸润式”场景普法,借助大同社区“村BA”篮球赛事网络直播间间隙插播“堆堆说·法治”系列短视频,以轻松形式传递法律知识。强化“以案释法”警示普法,通过公开处理未取得许可从事网约车经营等典型违法案例,引导从业人员知法守法。定制充电宝、冰袖、雨衣等工作生活所需的“法堆堆”法治宣传品,让法治元素伴随从业人员日常走街串巷,形成移动普法风景线。


  深化成效,绘就行业治理“新图景”


  通过近年来的实践,新业态从业人员法治素养显著提升,快递行业协会成员法治培训参与率达95%,“法律明白人”和“法治宣传车”累计服务超8000次。创新“法堆堆”法治文创产品随从业人员深入社区,形成“从业者传播、全社会受益”的普法新生态,为全市新业态法治建设提供“广汉样板”。


  广汉市以党建为引领夯实根基,以需求为导向精准发力,以阵地为依托优化服务,以宣教为纽带创新形式,将法治服务深度嵌入新业态发展全链条,有效破解行业治理难题,为护航新兴经济健康发展和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注入强劲法治动能。


  


编辑:杨妍雨
中共德阳市委政法委员会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