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德阳市旌阳区创新“多中心合一,一中心多用”实践,高标准建成“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实现矛盾纠纷一站式化解。旌阳区检察院以12309检察服务中心整体入驻为牵引,深度参与高标准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积极开展涉法涉诉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妇女儿童权益保障、支持农民工起诉、司法救助等工作,为建设更高水平平安旌阳、法治旌阳贡献检察力量。
全力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按照“窗口部门常驻、业务部门轮驻、专项业务按需随驻”原则整合工作力量,积极融入综治中心解决群众诉求工作体系,强化矛盾风险源头防控、前端化解,防止检察环节矛盾激化上行外溢。
(一)发挥多元解纷优势,推动矛盾实质化解。加强检调对接,积极融入“1+13+N”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即通过统一登记受理,依托入驻中心的区调解协会、婚姻家庭调委会等13个调解组织先行调解,对无法调解的矛盾纠纷依法引导至对应的权利救济程序,做实“调解优先、应调尽调”。全面履行首办责任,用足用好综治中心各项分流制度和旌阳区矛盾纠纷化解法治化“路线图”,综合运用公开听证、司法救助等措施,同时引入值班律师、心理咨询师等社会力量,持续推进矛盾纠纷法治化实质性化解。入驻以来,共接收各类信访216件,化解198件,化解率达92%;邀请律师等社会力量参与涉检信访化解23件,当事人罢访21件,罢访率达91%;开展简易听证18件,上门听证3件,听证案件矛盾纠纷化解率达90.4%。2024年全年、2025年一季度检察机关接收信访量同比下降14.8%和34.5%,重复访、越级访明显减少。
(二)坚持“情法”双核驱动,构建定分止争新格局。建强“一中心、一阵地、两窗口”,在中心挂牌成立“检护民生指挥中心”,增设“德润旌和检察和解室”,开设农民工权益保护和妇女儿童权益维护专门窗口。窗口共接访妇女儿童等弱势群体60余人次,通过优先接待、优先移送、优先办理,救助妇女儿童27人,发放救助金16.9万元,支持妇女儿童起诉18件,追索劳动报酬5.58万元、人身精神损害赔偿34万元;办理农民工支持起诉案件47件,运用“和解五法”和“检察和解+司法确认”机制促成和解32件,支持起诉7件,17件进入强制执行程序,5件已执行到位。2025年1月受理的周某某等9人支持起诉案,旌阳区检察院与法院、人民调解委员会共同开展调解工作,促成双方和解并经司法确认,周某某等9人被拖欠的欠款在除夕前夜全部得到结清,安心回家过年。
(三)做实完善一体履职;守护和谐旌阳。依托综治中心平台,联合纪委监委、“两代表一委员”等力量共同开展重大疑难复杂信访案件化解工作,入驻以来化解重复信访等复杂案件12件。探索建立控告申诉、信访案件监督回访机制,完善“信息收集—呈报督办一分流处置—结果反馈”的全流程闭环管理模式,积极开展涉检信访矛盾纠纷筛查、分析研判及日常监督,对窗口受理的群众不满意事项件件复盘,及时跟踪涉及区级其他部门事项办理情况,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2024年全区矛盾纠纷同比下降18%,刑事案件下降33%,信访总量下降32%。
深度融入社会综合治理体系,促进社会稳定和谐
积极融入综治中心“一盘棋”工作格局,深化“化解矛盾风险维护社会稳定”专项治理,协同加强公共安全系统施治,最大限度防范“民转刑”等风险,有力维护政治安全、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
(一)加强源头防控,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完善重点人员动态评估机制,协同各方对涉严重精神障碍、刑满释放人员、“三失一偏”等人员进行风险等级划分,实行分类管理,对苗头性、倾向性、预警性信息,及时向综治中心预警提示信访安全风险并呈报同级党委及上级部门,配合相关职能部门落实服务管理政策措施,从源头上防范化解矛盾风险。入驻以来,通过综治中心共呈报预警信息4条,协同稳控“高危”人员4名。
(二)强化数据运用,服务社会治理大局。利用中心数据和问题聚集优势,持续拓宽法律监督线索来源渠道,经筛查甄别信访案件,发现各业务条线监督线索48条,目前已成案6件,其余线索正在跟进摸排中。充分联通并挖掘中心各部门数据效能,基于社会治理需求研发的“医药行业虚开发票类案监督”等3个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利用中心数据资源,加强类案分析研判,通过“检察建议+党委督办”,深度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如针对近年来辖区道路交通事故致人非正常死亡高发的问题,通过检察数据与中心数据碰撞分析找准问题症结,依法向行政机关制发检察建议,并同步向区委、区人大报告,助力提升辖区交通安全领域治理水平。入驻以来,共制发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6件,开展专项报告4次。
(三)多元履职聚力,共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以“最有利于未成年人”为“锚点”、中心专门窗口为“第一触点”,链接整合综治中心平台资源,推动未成年人检察社会支持体系建设。创新探索“184”罪错未成年人精准矫正帮扶工作社会化运营模式,推动“检察+学校+家庭+社会”的四维帮教形成合力,最大程度教育挽救罪错未成年人。积极深入探索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和社会治理工作,牵头在全省首个民情全景数字地图和“数治”指挥调度平台上嵌入未成年人保护专题模块,以“人员、场所、案事件”三条线,整合行政部门数据和重点人群走访、重点场所风险排查、涉未矛盾预警、未成年人救助保护、资源链接、协调指导、信息监测、宣传教育等工作内容,构建“一键感知”“一图总览”的“智能分析-动态预警-闭环处置”未成年人主动防控体系,推动形成“六大保护”合力。
着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护航经济高质量发展
以综治中心平台为依托,围绕服务保障德阳高端装备科技城建设、“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司法专项监督”等中心工作,不断创新检察履职和服务方式,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一)坚持预防为主,主动前置服务。汇集中心资源,推进旌阳区护航小微企业健康发展项目,创新“法治体检+风险预警”双轨服务,提供“一企一策”定制化建议,推动“检企联络站”向“检察+行政+商会+企业”多方会商的“法治会客厅”提档升级。2024年以来,已联合市场监管、税务、生态环境、园区管委会等开展法治宣讲6场、体检服务1次,服务企业40余家。依托区新就业群体权益保障中心阵地,积极延伸检察服务触角,重点排查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等群体劳动合同、工伤保险等权益保障问题,联合社会工作、市场监管、住建、交通、街道等部门共建“旌城小哥友好社区”,共建经验被《中国社会工作报》刊发。
(二)加强监督纠偏,严格规范执法。积极履行区法治化营商环境监督服务中心成员单位职责,持续推进涉企“挂案”和以刑事手段插手经济纠纷、选择性执法、过罚不当等问题监督,在综治中心增设“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司法控告申诉窗口”,进一步畅通企业反映渠道。自入驻以来制发涉企检察建议2件,监督纠正不当执法行为9起,其中推动行政机关对1起“小过重罚”的处罚进行变更,减少罚金130万元。在处置德阳市铁路物流港施工建设工程阻工纠纷中,旌阳区检察院依托综治中心应急响应机制,48小时内完成现场勘查、证据固定、法律建议出具。通过督促公安机关依法处理涉事人员、协调优化施工方案,推动项目顺利复工。
(三)完善长效机制,推进源头治理。以综治中心为枢纽,通过“个案办理-类案监督-系统治理”路径,推动建立“检察吹哨+部门报到+党委督办”护企机制,将末端治理成果转化为机制性红利。在涉企财产刑执行监督中,联合法院、工商联等部门构建“执行进度动态追踪+检察靶向反馈”机制,针对22件涉企执行案件开展穿透式监督,督促12件“已判未立”案件及时立案、加快执行,同步推动建立涉企财产刑执行线索移送、联合督办机制,确保企业合法权益“真落地”。在社区矫正领域,创新“线上报备+线下核查”模式,对确因生产经营需要跨区域活动的涉企社区矫正对象,坚持简便严谨、客观公正、精细管控的原则,适当放宽请假条件或延长请假期限,同步加强相关人员行程轨迹监督,既保障企业正常经营,又实现精准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