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被执行人刻意逃避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行为,近日,旌阳法院通过一场跨市执行行动,以雷霆之势彰显司法权威,切实将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兑现为“真金白银”。
故事要从一起民间借贷纠纷说起
一笔欠款拖三年
判决生效仍不还
王某与向某曾因借款产生纠纷,2022年,旌阳法院作出(2022)川0603民初5343号民事判决,判令向某需偿还王某借款本金115000元及相应利息。
本以为判决生效后就能拿回欠款,可向某却不断拖延,不仅没按约定履行还款义务,甚至拒接王某电话,且向某所在地为宜宾,王某无法准确获取其位置。无奈之下,王某向法院申请了强制执行。然而,案件首次执行并不顺利:执行通知书送达后向某拒不配合,既不到法院申报财产也不接电话,法院经执行悬赏仍未发现有效线索,案件无奈终本结案。
时间一晃到了2025年,王某所有的联系方式都已被向某拉黑,但他始终没有放弃追讨欠款,于是再次向旌阳法院申请恢复执行,希望能通过法律手段拿回属于自己的钱。
面对这起“骨头案”
旌阳法院决定加大执行力度
让其无处可“藏”
祭出“组合拳”,戴上“紧箍咒”
恢复执行后,法院多次尝试联系向某,但向某一直不接电话。法院便迅速对向某采取了一系列强制措施:将其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同时对其采取限制高消费措施。这些措施如同“紧箍咒”,让向某的生活和出行受到了严重影响。
线索突现!夜市摆摊现踪迹
强制措施刚生效不久,转机出现了:2025年7月的一天晚上,王某在宜宾市叙州区的夜市上,意外发现了向某的身影——她正在那里摆摊卖烧烤。
王某立刻拨打电话,将这一消息告诉了旌阳法院执行110。得知线索后,执行110团队迅速响应,决定连夜跨市出击,抓住这难得的执行机会。
深夜联动,现场堵截促履行
旌阳法院的执行干警驱车赶往宜宾,并第一时间联系了宜宾市中级人民法院请求协助。在两地法院的联动配合下,执行干警很快赶到了向某摆摊的夜市,将正在忙碌的向某当场“堵”住。
面对突然出现的执行干警和严肃的法律文书,向某起初还想狡辩,但在执行法官耐心释法明理,告知其拒不履行的法律后果后,她终于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最终,向某通过多方筹措,履行了5万元债务,并与王某就剩余案款达成了和解分期履行的协议。
至此
这起长期未决的执行案件
画上了阶段性句号
诚信是社会运行的基石,而司法则是守护诚信的最后一道防线。本案的成功执行,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也彰显了司法权威。未来,旌阳法院也将始终秉持善意文明执行理念,持续加大执行力度,全力兑现胜诉权益,让公平正义看得见、摸得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