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法治建设 >
助推“法治”成为营商环境最硬“软实力”——市民营(外来)企业投诉服务工作站、市工商联公共法律服务站成立
www.deyangpeace.gov.cn 】 【 2021-02-03 10:48:29 】 【 来源:法治德阳

    2月2日,德阳市工商业联合会(总商会)七届八次执委会议召开,会上举行了市民营(外来)企业投诉服务工作站、市工商联公共法律服务站授牌仪式。两个站点的设立,标志着德阳市将法律服务民营(外来)企业窗口进一步前移,为不同商会企业量身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精准对接需求,畅通投诉渠道,同时开展日常法治宣传、法律风险防范等工作,提升企业依法经营和法律风险防范意识,维护企业合法权益,营造良好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2020年以来,德阳市司法局坚持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各项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职责,助推“法治”成为营商环境最硬“软实力”,积极帮助民营(外来)企业解决在生产经营的问题,全力维护合法性权益,为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提供有力支撑,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webwxgetmsgimg.jpg


    聚焦依法治市,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高位推动


    一是抓统筹谋划。深化“法治就是最好营商环境”工作实践,坚持把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纳入全面推进依法治市重点工作推动落实。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先后分别主持召开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和市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将法治化营商环境列为主要议题研究部署,审议通过全面依法治市年度要点和法治政府建设重点工作安排,切实凝聚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强大工作合力。


    二是抓长效机制。把法治化营商环境作为一项长期性、基础性工作抓紧抓实,制定出台《德阳市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围绕成渝经济双城经济圈建设、成德眉资同城化、基层治理体系创新和能力建设、社会市域治理等省、市重大决策部署,以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普法守法等关键环节为着力点和落脚点,细化梳理14个方面具体措施,明目标、定责任,着力推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进一步法治化规范化。


    三是抓督查落实。9月,市委依法治市办牵头组织了7个督查组,重点针对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等方面,通过实地走访、交流座谈、查看资料等方式对六区(市、县)、德阳经开区以及市住建局、市教育局等12个市级部门进行了专项督查,对存在的问题督促整改落实,并形成专项报告报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


    四是抓协调配合。 配合市人大完成全市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专项调研,牵头市公安局形成全市司法行政、公安机关履行职能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项报告,并报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全力做好国家营商环境评价工作。市司法局党委专题研究国评工作,成立由主要领导牵头抓总、分管领导靠前指挥、相关业务科室全体动员的指标填报专班,围绕政务服务、执行合同、办理破产等指标,主动配合市政务和大数据局、市中级人民法院等牵头部门高效完成指标佐证材料报送,并选派一名业务骨干协同市市场监管局赴重庆进行现场填报,为我市圆满完成国评工作贡献了司法行政力量。


    聚焦依法行政,强化政府职能加快转变


    一是推进重点领域立法。坚持以高质量立法助推高质量发展,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制度支撑。《德阳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正式实施,《德阳市户外广告和招牌设置管理办法》政府规章正式施行。修订完善《德阳市餐厨垃圾管理办法(草案)》待报审中,《德阳市华强沟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管理条例(草案)》已提请市人大审议。全省创新出台《德阳市政府合同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强化契约精神,树牢树立守法诚信政府形象。


    二是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严格履行市政府法制审核职能,组织开展《德阳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等各类行政规范性文件审查21件;确保涉企行政规范行文件合法有效。围绕是否存在有违反平等权益保护原则等重点,组织开展涉及《民法典》的3部规章和222件行政规范性文件专项清理工作,着力从政策制定上优化营商环境。

三是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持续开展“减证便民”,公布保留证明事项17项,取消证明事项14项。对保留证明事项逐项列明设定依据、索要单位、开具单位、办事指南,推动实现“清单之外无证明”的目标。加强执法监督,结合“行政执法”三项制度,集中开展全市第十三次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圆满完成2020年度行政执法人员资格认证考试,组织开展全市人民群众最不满意行政执法突出问题承诺整改活动,推动以严格公正文明执法规范政府监管行为,切实优营商环境。


    四是加强行政复议诉讼工作。坚持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在保护市场公平竞争、化解行政争议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累计处理行政复议案件146件,纠正原行政行为27件。全市一审行政应诉案件78件,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60件,出庭率达76%,较去年大幅提升。


    聚焦司法便民,强化“放管服”改革提质增效


    一是持续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全面梳理行政许可、公共服务事项76项,并通过互联网公告司法行政事项清单、办事流程、材料清单和注意事项等,着力推进“办事标准化”。结合司法行政“三级联审”特殊实际,坚持应上尽上,对涉及律师(律所)、公证、司法鉴定等47项行政许可类审批事项实行全程网办,实现了“最多跑一次”。


    二是积极推行“无接触式”服务。提供咨询热线,公布“网上办、掌上办、自助办”事项清单,引导机构和申请人通过“四川政务服务网”在线申请业务办理,提供样本、资料预审等在线服务。对非必核验原始资料的,依据电子申报资料先行办理。对涉及现场踏勘或现场评审等环节的,积极采用信用承诺、视频检查、提交照片等方式开展,全年累计办结“无接触式”行政审批事项36件。同时,推行“双向邮递”办理,引导机构和申请人选择快递送达方式提交申报材料和回邮办理结果。


    三是大力推动审批时限提档增速。通过流程再造、环节压缩、服务优化等方式,将60项依申请服务事项承诺提速率达到94.21%,承诺时限全面提速。同时推进“容缺受理”服务,全年累计对26件基本条件具备、主要申请材料齐全且符合法定条件,次要条件、手续有欠缺的或确需提供原始资料核验、存档的行政审批事项实施“容缺受理”。


    2020年,全市累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367件,接待群众咨询6869人次,受援人9603人次,受理行政许可209件次,办理各类鉴定案件4639件,仲裁案件455件,公证6730件。


    聚焦公共法律服务,强化法治保障精准发力


    一是深入开展法治宣传。印发《2020年德阳市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把优化营商环境列为重点内容广泛宣传。坚持抓“关键少数”,市政府常务会专题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会前学前。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结合疫情防控、脱贫攻坚、扫黑除恶等大力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法治宣传活动。2020年,累计开展各类主题培训、集中宣传500余场次。


    二是全面助力企业复产复工。印发实施《关于发挥公共法律服务职能保障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平稳健康发展“十条措施”的通知》。同步开展中小企业涉疫法律问题“排查走访”活动,实地走访企业100余家,收集法律问题245条,为企业提供法律意见327条。排查涉企矛盾纠纷50件,全部成功化解。编印《新冠疫情危机下企业相关法律问题应对指南》,赠送各类法治宣传读本、手册7000余套。从全市选派105名律师组成专项法律服务小分队,联合人社劳动监察、住建、交通等部门深入辖区建设工地、高速公路建设工地,开展农民工劳动合同法治体检活动,共排查337家建筑企业,审查合同23000余份,提出960余条法律建议,出具“法律意见书”339份。建立体检台账,对普遍存在的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低、劳动合同签订不规范、劳动合同备案率低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强化督促整改。


    三是创新拓展企业服务载体。已成立破产管理人协会,积极发挥破产管理人制度对推动产业优化升级,提高市场运营效率,规范市场主体准入和退出机制。2020年,已联合市法院、市律协完成基础文件的起草、意见征求工作。设立德阳市民营(外来)企业投诉服务工作站。积极为外来投资者提供法律、政策咨询服务,帮助外来投资企业通过仲裁、诉讼、复议、申诉等法律程序,畅通维权渠道。在德阳市工商联(总商会)设立公共法律服务站,协助商会开展商事调解、法律体检等,维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


    四是持续深化“三书模式”。2020年6月,《德阳“三书模式”以法治助力乡村振兴》的创新做法入选《法治蓝皮书·四川依法治省年度报告(2020)》,受到了省、市领导的高度评价。现已办结311宗,交易金额6205余万元。


    目前,“三书模式”著作权和“德农三书”、“中农三书”商标权实现了跨省转让。该模式现已拓展用于农业投资项目综合服务及农村集体资产处置领域,同时,正积极探索引入到行政执法事务、司法辅助事务、矛盾纠纷化解和企业破产处置等领域中,提升公共法律服务的靶向服务质效水平。


编辑:孙小媛

主办:中共德阳市委政法委员会 德阳市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

蜀ICP备19014634号 中共德阳市委政法委员会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

联系地址:四川省德阳市长江东路218号 邮编:618000 办公电话:(0838)2203600

蜀ICP备19014634号-1 德阳长安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违者必究